2016年甘肃公务员面试1:1职位保护等额招生通知
甘肃分校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皋兰路1号工贸大厦16层 电话:0931-8186071 8186072 8186073

地址:秦州区中心广场西侧金龙大厦10楼1004室 电话:0938-8310708、18009381006

地址:张掖市县府街张掖饭店335室 电话:0936-8257085、18794910200

地址:平凉市崆峒区西大街德克士隔壁2楼电话:0933-8598755、18009338610

地址:酒泉市肃州区仓门街6号东方国际大酒店 电话:0937-2663644 15009371106

地址:武威市凉州区东大街110号4楼(凉州宾馆对面) 电话:17793512641、17793513042

地址: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人民路新华书店大楼5层 电话:15349088904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金牛街海龙数码广场3楼 电话:0931-4539401、4539402

地址:庆阳市西峰区城壕巷56号(人力资源市场对面华兴美食城巷内120米舌尖上火锅院内5楼) 电话:18034616048、0934-8512364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皋兰路1号工贸大厦16层 电话:13993011879

地址:甘南合作市民俗一条街(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东门与西门中间路段3楼) 电话:18089403346

地址: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上海路汇金财富广场3楼(香格里拉小区向南30米)电话:15393560401

地址: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交通路365号(木森林宾馆六楼) 电话:17793274300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皋兰路1号工贸大厦16层 电话:0931-8186071 8186072 8186073

地址:成县陇南大道成州游乐城院内三楼 电话:0939-3228799、13830977555

地址:兰州市和平镇兰州财经大学公寓大门北侧150米三楼(申通巷子) 电话:18919116547

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教材| 直播问答论坛砖题库名师| 招考报考职位库试题真题| 微信微博社区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甘肃公务员考试网 > 备考 > 专业课辅导 > 2016甘肃省特岗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语文(3)

2016甘肃省特岗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语文(3)

2016-06-07 15:40 甘肃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jnwlp.com/ 文章来源:甘肃华图教育

2016年甘肃特岗教师考试公告已经发布,甘肃华图教育提醒您:报名截止日期,6月8日。请广大考生及时报名。在此,甘肃华图教育为广大考生整理了2016甘肃省特岗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语文(3),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甘肃华图三支考试学习QQ群: 484342585

41、“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一句出自《文心雕龙》的

A.《名诗》 B.《神思》 C.《知音》 D.《情采》

42、美国当代著名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认为,一切文学活动都由四个要素组成,这四个要素是

A.作品 作家 世界 读者

B.作家 时代 读者 社会

C.作品 社会 生活 读者

D.创作 阅读 批评 审美

43、对下列文学理论学说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净化说”,认为悲剧可以唤起人们悲悯和畏惧之情,并使这类情感得以净化,获得无害的快感,从而达到某种道德教育的目的。

B.清代袁枚提出“性灵说”,其核心是强调诗歌创作要直接抒发诗人的心灵、表现真情实感,认为诗歌的本质即是表达感情的,是人的感情的自然流露。

C.德国学者立普斯的“移情说”侧重于对主体心理功能的体验,把主体的感觉、情感等提到了审美对象的地位,揭示了美感中包含了审美主体的心理错觉等美感心理规律。

D.“妙悟”原指禅宗参禅的方法和机理,后被南宋的文学家陆游引用来论述诗歌的创作和欣赏,立刻成为领悟诗歌情趣的一种新门径。

4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文学一方面是无功利的,因为它是以审美为目的的一种情感活动;文学另一方面又是有功利的,因为它在满足人们审美需要的同时,也实现了其社会功能。

B.文学既是形象的,也是理性的。这是因为文学的直接呈现方式是艺术的审美形象,而在审美形象的深层结构中又包含着人类的理性和思考。

C.文学既是情感的,也是认识的。这说明文学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认识和了解世界,之后才被被赋予表达情感的功能。

D.文学具有审美和意识形态双重功能,这种双重功能总是存在于其特有的具体语言组织所形成的话语蕴藉之中,并通过具体的话语蕴藉呈现出来。

45、下列对文学作品体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诗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

B.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小说的基本特征是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C.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它的基本特征是题材广泛多样、结构灵活自由、书写真实感受。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等都不在散文之列。

D.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剧本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它的基本特征是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46、把文学作品的本文由表及里分成声音层面、意义层面,人物、事物、背景层面、观点层面和形而上学五个层面的是

A.波兰现象学理论家英加登 B.法国现代作家加缪

C.美国学者劳坡林 D.德国解释学理论家伽达默尔

47、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可以从魅力的表现和魅力的本质两方面来看,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一般表现为:

A.影响力 感染力和震撼力

B.吸引力 感染力和震撼力

C.吸引力 影响力和创造力

D.震撼力 想象力和感染力

48、文学意境的特征是

A.景中见情 情景并茂 景中藏情

B.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韵味无穷

C.情景交融 气韵生动 韵味无穷

D.虚实相生 气韵生动 情景交融

49、下列对“审美意象”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

B.审美意象的表现特征是象征性

C.审美意象的形象特征是真实性

D.审美意象的思维特征是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

5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的“叙事”指的是作家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

B.文学叙事的概念包含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和叙述动作三个方面

C.抒情性作品可分为三个主要的结构要素,分别是:声音、画面和情感经验。

D.代言抒情方式造成了抒情内涵的双重性:抒情性作品中主人公的抒情是内抒情层;作者的情感表现是外抒情层。

5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具体的文学阅读过程中,阅读经验期待视野主要表现为:悬念期待、形象期待与意蕴期待三个层次。

B.在文学阅读接受活动中,阅读者的动机可以分为审美动机、求知动机、受教动机、批评动机和借鉴动机。

C.在文学阅读活动开始时,阅读者的文学接受心境主要有欣悦、抑郁与虚境三种情况。

D.由作家创作的“第一本文”和阅读者阅读产生的“第二文本”之间,不可能完全重叠。

52、下列不属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三维教育目标内容的一项是

A.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B.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

C.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D.开发课程资源,开齐开足课程,时限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合理统一。

53、下列对“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B.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

C.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D.开发课程资源,开齐开足课程,实现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合理统一

54、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获得发展的五个方面是

A.(1)积累整合(2)感受鉴赏(3)思考领悟(4)应用拓展(5)发现创新

B.(1)积累整合(2)体验鉴赏(3)思考批判(4)应用拓展(5)发现创新

C.(1)积累巩固(2)体验鉴赏(3)思考批判(4)应用发展(5)探索创新

D.(1)积累巩固(2)感受鉴赏(3)思考领悟(4)应用发展(5)探索创新

55、下列对“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书.语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坚持“守正出新”的原则。遵循我国中学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继承高中语文教科书编制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适当考虑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循序性和适用性。

B.必修部分依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五个模块编为五册,每个模块编为一册,每一册均包含“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板块。

C.体现了内容的综合性和体例的模块化。教科书内容的呈现方式更注意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用语文多方面的基本要素构建模块化的教学系统

D.“写作”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集中独立的写作专题和训练,教科书每册安排了4个专题,5册共20个专题。

56、下列不属于高中语文选修系列内容的一项是

A.诗歌与散文 B.小说与戏剧 C.新闻与传记 D.表达与交流

57、下列对高中语文教师实施课程要求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A.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B.帮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科学方法。

C.分析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学业成绩,为高三年级的文、理科分班提供科学依据。

D.增强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5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阅读论述类文本,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力求做到知人论世。

B.阅读实用类文本中的新闻,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基本事件与典型细节、文本的价值取向与使用效果等要点。

C.常用应用文的教学,应借助文本示例来了解其基本格式和功用,以学生自学为主,不必做过多的文本分析。

D.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使用相关工具书,自主解决阅读中的语言文字障碍。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体会思想感情与语言表达之间的关联。

59、高中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 )的全面提高。

A.语言能力 B.审美能力 C.语文素养 D.应用能力

60、高中语文课程评价的首要功能是

A.选拔、甄别 B.诊断、激励 C.反馈、甄别 D.反馈、激励

41.C 42.A. 43.D. 44.C 45.C.

46.B. 47.A. 48.B. 49.A. 50.C.

51.A 52.D. 53 D 54.A 55.B

56.D. 57.C. 58.C. 59.C. 60.D.

——相关阅读——

2016年甘肃省特岗教师笔试课程

2016年甘肃省特岗教师考试公告(实施细则)

  2017年国家公务员笔试网络课程

(编辑:小婧)

掌上华图客户端下载

甘肃华图教育培训课程汇总
首页 APP下载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15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8696号 京ICP证090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