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电台| 砖题库手机站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兰州 在线咨询
    安宁 在线咨询
    和平 在线咨询
    天水 在线咨询
    平凉 在线咨询
    张掖 在线咨询
    酒泉 在线咨询
    白银 在线咨询
    定西 在线咨询
    金昌 在线咨询
    庆阳 在线咨询
    武威 在线咨询
    甘南 在线咨询
    临夏 在线咨询
    0931-8186071
  • 2018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从“态度题”看教育问题

    2018-01-22 11:32 甘肃人事考试 来源:华图教育

      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提供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备考技巧,面试需要通过不断地练习,掌握正确的面试技巧。甘肃华图教育希望本文对广大面试考生有所帮助,更多资料添加2018国考面试交流1群: 172716268。也可关注甘肃华图官网微信:甘肃华图(gshtjy)。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1月15日,一道“认老师”的“态度题”惊现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思修课期末试卷,题中7位老师的证件照一字排列,要求考生不仅得认出自己思修课老师,还必须在照片下填写正确名字。而且答对不得分,答错却扣41分的评分标准,也让大家惊呼“答错了那可是送命”。(1月16日《华西都市报》)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华商报犁一平:高校考试出“神题”、考“态度”的现象并非个案。可以佐证的是,媒体不时像报道娱乐八卦一样报道高校老师发明点名“神器”的教育新闻。每曝出这类新闻,舆论几乎一边倒地质疑高校老师讲课不生动,不能吸引学生,云云。的确,老师授课生动有趣是一种追求。但是,大学生希望老师讲课寓教于乐,否则就翘课,是在为翘课找借口。

      高校是研究学问的地方,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枯燥的。大学生要能够吃苦耐劳,老师讲得不生动就翘课,甚至连老师长什么样、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如此不尊重老师的学生,如此马虎的学习态度,还有什么资格要求老师把课讲得生动?又让家长作何感想?

      @红网张莹:大学中师生互相不认识的怪象由来已久。虽说大学校园内人流量大,人员流动性强,并且大学的上课方式不同于小学和中学,课程数量多、学时少,很多课程是跨专业甚至跨院系的“大课”,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师生之间相互不认识的原因。“大课”老师一个学期下来要教成百上千名学生,与学生在课堂上一学期仅仅见几次面,但是除了这些“大课”,那些同属一个专业的老师和学生,能够做到相互之间都认识的,恐怕也占不了大多数。

      为何出现这种怪象?首先大学的课堂比较自由,如果老师管理不严格,很多学生也就变得散漫。迟到、早退、逃课现象在大学课堂时有发生,就算按时去上课的学生,也不是完全地认真听课,很多老师和学生都习以为常。再加上师生间课上的互动少,课后的交流少,负责教学的老师一般不参与学生其他事务的管理,那么老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不熟悉也就不奇怪了。

      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至关重要,让学生在考试中认出老师照片并填上姓名的题目可以说创意十足,只要方式合理,考试中设置态度题的做法也值得提倡和借鉴。但与此同时,学校也不能忽略了对老师教学态度的关注,在教师考核中也应当设置类似的态度题。毕竟,教与学本就是“相长”的关系,教师教学态度和学生学习态度是可以互相影响的。

      @东北新闻网曹柳:作为学生,最基本的学习态度当然是认识自己的老师,那些找借口的同学,就好比男女朋友恋爱中,一方对着另一方深切表达爱意,可他却连另一方的身份、喜好、住址等信息一无所知,如此的话,他的爱意当然也值得怀疑;一个学生,如果连老师的姓名和长相都认不出来,那他所说的“认真上课,努力上好课”,当然也不能相信。

      “送分题”变“送命题”,不仅是网友的一种戏谑,更反映了我们当下大学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有的学生经历了高考,觉得苦尽甘来,大学时不思进取,甘于“堕落”,浑浑噩噩度过了四年,毕业时“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点知识”;有的学生习惯了被老师拿鞭子抽着走,一旦进入大学,所有的束缚都不再,自己对自己缺乏严格管控,课程能逃则逃,考试能抄则抄,如此种种,都违背了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初衷,让许多本应大放光彩的“人才”,变成了一无所获的“庸才”。让我们“人才强国”的目标,又远了几分。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而人才的培养,大部分都是依靠高校的教育。在此次“送分题”变“送命题”的背后,娱乐过后,我们更应该关注当下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效。学校是否应该考虑进一步加大约束力度,强化学习纪律,通过考勤等强制手段“逼迫”学生学习?教师是否应该创新考核方式,增加考试难度,保障学生“学习才能不挂科”?学生们是否应该进一步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提升主动学习意识,让自己真正“读大学”?

      诚然,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大众需要娱乐。但在充分感受“送分题”被戏称为“送命题”的娱乐性之后,我们更需要静下心来,对其背后的问题进行思考,媒体在消费其娱乐性之后,更需要引导大众反思其背后存在的问题,鼓励大家共同解决,这才真正不枉费出题者的苦心。

      @浙江在线张晓雨:考试命题多元化、新颖化已逐渐成为高校命题的一大趋势,比起一板一眼、枯燥生硬的试卷,寓教于乐的考题更能体现考试的价值和意义。例如四川外国语大学《电子社区与网络生存》课的考核方式声明,只要上课全勤、完成作业、微博粉丝数过千或转发量过50即可免试;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科目考题则要求学生“根据课程内容自己给自己出题并作答,最好完美避开客观文学史知识”。类似的考核方式与该课程息息相关,没有任何毛病。

      反观此次的“网红考题”,对号入座、准确写出7位老师的姓名,一定程度上的确能够反映出考生平时的学习态度,也有利于促进师生关系。但“答对不给分,答错扣41分”的评分标准,难逃以偏概全的嫌疑。更何况,期末考试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学生本学期学习情况、反馈老师的教学水平,“认老师”题目与课程关系不大,41分高占比也可能使考试的意义被虚焦至模糊不清。

      尽管此后该校教务处处长回应称期末考核将结合学生平时表现综合测评,“认老师”考的是态度,并非一题“定生死”。出题老师事后也称“考题目的第一是测测同学们有没有认真上课,第二看看他们有没有留心周围的小事,培养他们注重细节的习惯。”但良好的初衷只有辅之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学生才能从中真正受惠,学校的创新之举也才不至于成为费力不讨好、仅有噱头而无实际效果的徒劳行为。

      当然,考试命题既趋于多样化、更接地气,又能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考察学生,这并非易事。要想真正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平时学习和考试中最大限度地汲取知识的营养,也不仅仅体现在期末考试的考题中。我们期待高校在期末考题中探索出更高效的方式和道路,也乐见高校考题中的创新思维,能够运用于日常教学中,助力高校教学探索全新的“打开方式”。

      @长江网谢晓刚:春江水暖鸭先知,哪堂课有吸引力,哪个老师获学生青睐,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他们的感受也最为真实。一般超人气的课堂,老师必定是大受学生欢迎,不仅座无虚席,更是站着的都有。这就需要老师懂得如何与学生交流、沟通,懂得如何抓住学生的心理,否则任学校出的这道“态度题”难免会沦为学生的“送命题”。

      换句话来说,“态度题”如果有学生出错,那么学校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如果一学期下来,学生都对你不认识,这老师的教学质量和方式是不是存在问题?

      所以,“态度题”考的对象应该是双方面的,学校如果按事先约定对答错题的学生进行倒扣41分,那么,是不是也应该深究被学生“忽视”的那位老师教学质量?如此,方能彰显出“态度题”的真实意义,不失公允,更能够服众。

      毕竟,学生到课率,取决于老师、学生双方的态度。“态度题”犹如一张问卷,通过它既能达到提升学生到课率,又能促进老师与时俱进改变教学思维,让学生在积极、乐观、向上的求学环境中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如此效果,才应该是高校出“态度题”的真实目的。

      2018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及技巧推荐资料:

      2018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阿里高薪招老年意见领袖(人民网)

      2018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知识问答"变"广告问答"

      2018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冰花男孩”戳痛了谁的神经

    ——2018国考快捷通道——

    2018国考公告 | 职位表下载 | 专业目录 | 每日报名人数 | 准考证打印 | 国考汇总专题

    国考笔试课程(面授) | 国考笔试课程(网校) | 历年真题 | 国考QQ群557217473

    更多公务员招考信息,敬请关注365bet开户!关注甘肃华图微信gshtjy及时获取各类公考资讯!

    (编辑:华图_潇潇)

    2017年甘肃三支一扶考试课程
    Smohan

    甘肃华图

    甘肃华图教育官方微信:gshtjy

    立即关注
    • 20000+ 每日阅读
    • 100000+ 粉丝
    • 1000+ 每日转发
    2018国考笔试课程
    Smohan

    甘肃华图

    甘肃华图官方微博http://weibo.com/gansuhhuatu

    立即关注
    • 160000+ 粉丝
    • 18000+ 博文
    • 700+ 每日转发

    公务员考试汇总更多

    甘肃公务员考试
    考试公告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职位表 成绩查询 成绩排名 备考指导行测资料 申论资料 面试资料 时政热点 历年真题 每日一练辅导课程 | 笔试课程 面试课程网校课程 直播讲座
    国家公务员考试
    国考笔试 | 考试公告 职位表 大纲 报名入口 报考问答 真题省考面试 | 时政热点 成绩排名 面试名单 综合成绩 面试真题笔试课程 面试课程 网络课程 直播讲座
    甘肃事业单位招聘
    事业单位招考网
    招考信息 | 公告汇总 报考指导 考试快讯 公考时间库
    甘肃教师招聘
    招考信息报考指导试题资料备考资料
    甘肃公安招警考试
    招考信息报考指导试题资料备考资料
    甘肃医疗招聘考试
    招考信息报考指导试题资料备考资料
    甘肃公务员遴选考试
    招考信息报考指导试题资料备考资料
    甘肃选调生考试
    招考信息报考指导试题资料备考资料
    甘肃大学生村官考试
    招考信息报考指导试题资料备考资料
    甘肃银行国企招聘考试
    招考信息报考指导试题资料备考资料
    甘肃三支一扶考试
    招考信息报考指导试题资料公共基础真题计算机真题公共基础模拟计算机模拟备考技巧公共基础计算机高分技巧
    甘肃农村信用社考试
    招考信息报考指导试题资料备考资料
    其他频道
    每日一练分校动态开课信息
    考试辅导
    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教材直播课程名师家园
    考试工具
    破题库职位库练习题库公考问答文库APP
    互动交流
    微博微信练习题库联系我们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真 题 库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搜索 评论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