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甘肃三支一扶备考指导:中医基础理论常识
2017-06-30 18:12 甘肃人事考试 来源:华图教育
365bet开户为广大考生收集整理了2017甘肃三支一扶考试备考指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考试内容请关注甘肃华图教育微信号:gshtjy,甘肃三支一扶学习群:627406863。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
(一)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后世“四大”
(二)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
《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
(三)宋、金、元时期——争鸣、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陈无择“三因学说”、《小儿药证直诀》
(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
温病四大家
另有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说”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1.病、症、证的概念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2.辩证与辨病
辩证与辨病都是认识疾病的思维过程。辩证是对证候的辨析,以确定证候为目的;辨病是对疾病的辨析,以确定疾病的诊断为目的。辨明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即辨明疾病从发展到转归的总体病机。
辨病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疾病的诊断,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不同,故反映的证候也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差异。
异病同治: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重要考试公告——
——近期课程活动——
(编辑:华图_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