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甘肃公务员面试热点:“山寨社团”背后的问题
2016-05-23 16:43 甘肃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jnwlp.com/ 文章来源:甘肃华图
2016甘肃公务员笔试成绩已经公布,甘肃华图教育希望广大考生都能取得好成绩!同时也为大家分享2016年甘肃公务员面试备考技巧,为广大公务员考生提升甘肃公务员面试水平,全力助大家打好面试这一仗!2016甘肃省考面试QQ群:162602090
民政部曝光的首批203家“山寨”社团名单,涉及医疗、教育、能源、房地产等诸多行业。专家认为,“‘山寨’社团之所以能够通过发展会员、发牌照、搞评选等获取巨额利益,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信息不对称。因而,需要强化社会组织的信息公开工作,让社会公众能够更加便捷地查询社会组织的真伪。”(3月26日《新华每日电讯》)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南方都市报朱永杰:“山寨”社团之所以“通过发展会员、发牌照、搞评选等获取巨额利益”,一定是有合法登记的真社团“通过发展会员、发牌照、搞评选等获取巨额利益”,这就是“山寨”社团捞钱敛财、唯利是图的原罪之所在。“山寨”社团在京城随便租个地方,挂上牌子,刻个公章,开个网站,生意就来了。所以,专家之言说什么“信息不对称”,只要强化社会组织的信息公开,让社会公众便捷地查询社会组织的真伪,就能让“山寨”社团偃旗息鼓之类,这种判断属于避重就轻。关键不在真伪,而在于一些真社团并没有洁身自好,也在非法牟利。
也有专家说,倘若一个“山寨”社团能够牟利5000万元,却可能只面临50万元或500万元的处罚,这种处罚显然起不到有效的警示作用。意思是说,必须严管严罚,提升违规违法成本,让“山寨”社团不敢碰“红线”。这固然不错,但是如果真社团依然牟利不止,那么单靠猫鼠游戏来消灭“山寨”社团,这肯定又是一厢情愿,既不斩草也不除根。所以,规范社团组织,核心问题就一个,必须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坚持非营利性质,让全社会都知道这一点。谁违反就坚决处理,该法办法办,该注销注销,毫不手软斩草除根。
@广州日报夏振彬:它们何以大行其道?回头想想,其敛财手段不算不高明,更不新鲜,无非是发展会员、成立分会收取会费,发牌照、搞评选、组织培训等进行收费,甚至直接敲诈勒索。但仔细分析,在山寨社团茁壮成长的幕后,至少有四大“推手”。
首先,信息不对称。其二,是市场需求。第三,监管缺位。第四,“李逵”仍不给力。山寨社团的根源在于需求,不针对需求提供有效供给,必然“李鬼”横行。当前,已有一批公信力强、影响力高的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行业自律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满足了市场的合理需求,但这样的社团依然太少。另一方面,一些挂靠在行政机关名下的合法社团,对山寨社团的横行可谓“神助攻”,它们的敛财手段为后者提供了教科书,也严重败坏了行业形象,提供了生存土壤。近年来,《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等先后出台,要求社团与行政脱钩,要求官员不到社团兼职,让社团和协会回归公益属性,向民间自治社团组织转变。从现状来看,这些努力还应做得更好。应该说,这些“幕后推手”既是问题,也是答案。治理山寨社团,需要给力的组合拳。?
@工人日报林琳:骗子能够得逞必有其“手腕儿”,比如,佯装“大牌”,动辄打出“国家”“中华”旗号;组织活动有模有样,租用大礼堂、知名宾馆,甚至请一些名人撑场面;懂得利用当下的潜规则等。假社团行骗敛财,表面看受害的是那些花钱买太平、买荣誉、买认证的企业,实际上还有消费者。俗话说,货比三家,比什么?有了那些质量认证、“行业领军”之类,产品自然更有吸引力。花钱买荣誉的、产品未必好但可能卖得好,潜心做质量不买协会账的可能遭排挤、生意不好做,如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乱了,消费者自然遭殃。
平心而论,假社团屹立不倒,与真社团的某些问题不无关系。比如,假社团搞评选、搞培训、收会费、发荣誉,哪一样不是一些真社团也在做或者曾经做过的?一些企业由于担心假社团有政府背景,乖乖交钱——一些真社团呢?和主管行政机关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不少真社团不就被讽“二政府”吗?从某种意义上说,假社团行骗得逞是因为一些真社团放出的“烟雾弹”让人们失去了判断能力,是因为一些社团与行政机关、与企业之间存在的扭曲的利益输送关系,是因为一些真社团自律性和诚信度不高、社会公信力不足。
@经济日报金占明:“山寨”社团层出不穷,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确实有政府机构下设的官方协会或社团,人们对“国字头”的社会组织比较信任,“山寨”社团借此心理“钻空子”牟利;另一方面是部分单位存在“占便宜”心理,希望多拿荣誉为自己“贴金”,这让“山寨”组织有了一定的市场空间。此外,还有一些企业是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交钱。必须严管严罚,提升违规违法成本,让“山寨”社团无处藏身。
@长沙晚报袁云才:如果说“山寨社团”是一个演员,那么它所演出的角色,必能在现实社会中找到对应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整治各类“山寨社团”,最根本的还是要规范各类合法的社团组织,使其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坚持非营利性质。一旦“非营利”成了社团的常态和公众的共识,那么,无利可图的“山寨社团”就会失去其存在的原动力,很快不攻自破。而从另一个视角来看,骗术并不高明的“山寨社团”之所以能大行其道,说到底还是缘于人们对权力的迷信和畏惧。尽管不少“山寨社团”破绽百出,但有人宁可信其真,不敢揭其假,原因就是害怕这些李鬼们,说不定暗里真有什么官方背景,得罪了吃不起兜着走。国人大多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尤其企业家还信奉“破财免灾”,对于各类半隐半现、若真若假的“山寨社团”,或掏钱买个笑脸、虚荣,或小心翼翼绕道而走,很少有肯较真、敢拼硬者。这正是大多数“山寨社团”的生存土壤。
故而,根除“山寨社团”,公布其名单、加大处罚力度固然很重要,规范社团管理也必不可少,但仅此还不够,治本之策还在于规范权力的运行。要将权力的身影从所有社团组织中剥离出来。如此,“山寨社团”没有了狐假虎威的半点依托,还有什么存在的“理由”?自会偃旗息鼓销声匿迹了。
华图解析:纵观各类“山寨”社团,三类造假方式比较常见,一是故意使用近似国内正规社团的名称;二是在协会命名时使用“中华”“国际”“世界”等高端名词修饰,实际上并未在境内登记的社团;三是直接使用合法社团的名称。说到底,“山寨”社团的目的就是“为了捞钱敛财、唯利是图”,其手段多种多样,主要有发展会员、成立分会收取会费,发牌照、搞评选颁奖活动收钱,搞行业培训收费等,有些甚至向企业敲诈勒索。
不得不说,山寨协会不仅给很多社会个体带来经济损失,也伤害了很多企业的经济利益。此外,山寨协会在各种评奖等活动中弄虚作假的一系列行为,也损害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社会风气。所以,对于这些“山寨社团”除了曝光以外,更需要严管、严惩:一是严把准入关,应对社团成立的资质、目的进行严格审核,不符合规定的坚决不予办理;二是严把监管关,形成综合监管的态势,对违反现行法律法规的社团,要依法严肃查处;三是加强立法监管,确保境外社团在境内开展活动合法合规。只有这样,才能对这些“山寨社团”起到一个釜底抽薪的作用,同时也警醒其他的民间社会团体和组织,引导它们走上正轨、健康的发展道路。
相关阅读>>>
2016年甘肃省公务员面试课程 | 面试专题 | 网校课程
(编辑:实习-小霞)
下一篇:没有了
掌上华图客户端下载
关键词阅读:365bet开户 结构化面试 甘肃公务员面试技巧 甘肃公务员面试
- 2016甘肃公务员面试热点:赔偿见义勇为者分等级?2016.05.23
- 2016甘肃公务员面试热点:取消奇葩证明杜绝责任推2016.05.23
- 2016甘肃公务员面试:面试官想听你说什么?2016.05.23
- 2016甘肃公务员面试技巧:领导人经典话语2016.05.23
- 2016甘肃公务员面试:教你面试出口成章2016.05.23
- 2016甘肃公务员面试必练实战——如何吸引人才2016.05.13